长篇游记
 -旅行札记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 -旅行札记
 -沿途风光
 -信息汇总

专辑随笔

联系我们

友情链接
 
 


Backpacking Western Upland 2nd Loop 2013.05.18

长周末不知不觉的快到了。赶上小分队半数成员去了美西,QQ和70刚刚探亲归来,故此集体活动是没戏了。我们的拉练计划还得继续,最后临时决定趁着长周末去Algonquin来个真正的背包集训,将所有更新过的装备拿出来实地检测一下。

说到装备,我们的全套Backpacking设备还是10年前从Canadian Tire买来的,包括背包,帐篷,零度睡袋,泡沫防潮垫,还有灶头和炊具,一直用到2008年。说来惭愧,那一年去Western Uplands 3rd Loop居然是我们最近的一次背包之旅呢。这几年工作繁忙,加之上了几岁年纪,总感觉体力上也大不如前,因此总不愿再尝试背着大包的艰辛之旅了。如今为了WCT一切都要知难而上,因此装备的更新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
近几年虽然没有背包行,但陆陆续续也添置了不少东西。尤其是自打小分队成立之后,身边又是Deal Queen,又是牛人加大忽悠,因此也没少光顾各种打折网站。因为觉得自己身体条件不够牛,我也一度想着器材往超轻方面发展。但最终研究加尝试下来后还是觉得不可行。

http://www.brettonstuff.com/index.php/backpacking/gearlist/ 这个清单可算是玩超轻中的经典,可是其中有很多是我们无法做到的。比如穿着Running Shoes去走Trail,估计脚脖子早崴断好几回了;比如用Shelter代替帐篷,以及那个形状怪异的超轻背包,在国内的户外店曾经试背了一次,因为肩带和腰带都比较单薄总觉得不舒服。 因此最后还是决定回归经典,在钱包允许的条件下尽量轻巧吧。

如今所有10年前的装备都更新换代了,连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名牌了。一切都是为了走得更远,走得更加享受。

Day 1
早上6点起床,把背包最后又整理了一遍后直接装车出发。昨晚收拾了一个晚上,不加食物和水,所有衣物设备打包之后我的包重14.6磅,Guanwei的包22.6磅。四天的食物一共16磅,再加上每人1.5升水,最后两人的包分别是26磅和36磅。

在Barrie加油,吃了早饭后就一路北上,10点多到了Algonquin西门。长周末这里真是热闹,注册的人都排长队了。Trail Head就更不用说了,连车位都快满了。我们下车吃了点东西,活动了一下筋骨,在小桥边留影,随后就打起背包出发了。

我们这次准备用4天走完Western Upland的Second Loop,地图上看是55km。因为订营地比较晚,因此又和上次一样只能是逆时针方向走。今天风和日丽,一路上起伏不大,走起来感觉还不错,唯一讨厌的就是一路上赶不走也躲不开的小飞虫,在耳边嗡嗡的吵个不停。

Guskewau Lake,8年前在同样的位置拍过同样的照片


背包拉练


一路上的花花鸟鸟,大变焦很实用啊。






过了First Loop的交叉路口之后山路起伏加大,在Thunder Lake湖边我们听到一阵清脆无比,但很怪异的敲击声,找了半天,才发现竟然是一只大啄木鸟在猛啄Side Trail的铝牌牌,太搞笑了。

走了12.4km后,下午4点到了我们今天的营地Lupus Lake。先去8年前我们住过的那个小营地故地重游了一番,随后扎营在湖边的另一处相对宽敞的营地。


安顿好住处后时间还早,Guanwei钻进帐篷小睡,我在旁边研读WCT。

这次出行要进行各种测试,其中之一就是晚饭。我们一共准备了三种组合,今天是米饭+腊肠+脱水蔬菜。别看做好之后这么一大锅,两个人居然风卷残云一般一扫而光。

饭后的休闲时光


当代樵夫

露营生活的一大乐趣,点篝火。熊熊的火光令平时循规蹈矩的我们无比开心。


Day 2
早上还没起床外面居然就噼里啪啦的下起了雨。来之前看天气预报说这几天都是晴天,到周一才有小雨的,没想到这么不靠谱。等雨稍微小点我们赶紧爬起来,凑合冲了点麦片填饱肚子后就抓紧时间拆帐篷,收拾东西装包。随后换上雨衣雨裤,套上绑腿,不到9点我们已经背着大包再次出发了。

雨就这么一直淅淅沥沥的下着,路上的乱石和树根变得湿滑无比,走起来要格外当心。雨中气温也比较低,手在外面很冷,MEC买的薄手套防个小雨还行,时间一长还是湿透了。新买的鸟衣鸟裤倒是防水极佳,透气性也不错,算是物有所值了。想当初10年前我们从Costco买的第一身冲锋衣裤,那防水性能也是极好的,只可惜是里外都不透气,穿一天下来跟洗桑拿的感觉差不多。从那以后才意识到这透气性是多么的重要,虽然后来也买了很多件外套,但大多数应付平时Day Hiking还行,这种长距离长时间的野外活动就不保险了。最后还是趁着换季打折,咬咬牙买了一身的鸟。不得不感叹,这名牌贵有贵的道理啊。

一路上雨下个不停,也没有机会照相,就这么艰难的在雨中行进。感觉已经走了好远,但看看GPS居然才走了不到6km,这雨中背包行真是艰辛异常啊。

Lookout Point@Susan Lake

雨雾迷蒙,景色平平

鸟包罩上Raincover后显得格外巨大

过了Rainbow Lake的岔路后山路的起伏开始加大,而且坡度是越来越陡,好几处都得手脚并用。好在午后雨终于停了,天气开始闷热起来。穿行于林间湖畔,没有什么绝美的景致,累并快乐着。


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,我们终于在下午4点多到达今晚的营地,Tern Lake。今天感觉颇为疲惫,等扎营时整理东西才发现我今天竟然背着几乎所有的食品,原来早上在雨中收拾东西时太过匆忙,没时间再把食品好好细分一下,怪不得今天行进速度这么慢呢。晚上一定得多吃两碗。

今天的晚饭是面条+腊肠+脱水蔬菜,又是吃得碗底朝天。

饭后各自为政,我在看书,Guanwei玩上了自拍

太阳下山后湖边上就是蛙鸣一片,那叫声真是清脆可人,而且是近在咫尺,可就是怎么找也看不见。最后还是Guanwei眼尖,居然在一棵小树枝上发现了这种才有蚕豆大小的小青蛙,Spring Peeper。

Day 3
早上醒来就感觉空气中泛着潮湿。Guanwei还早早爬起来去湖边看日出,结果出去没一会儿就钻回帐篷接着睡觉了。7点钟起来一看,外面阴沉沉的,湖面上还雾气迷漫,看这架势好像又要下雨呢。于是以最快的速度吃饭拔营,9点之前准时出发。

没有阳光的晨雾显得那么阴郁沉重

湖中游弋的一对Loon

准备登程

今天是路程最长的一天,一路上路况比昨天稍好。

是灵芝吗?

在Clara Lake休息时遇到乘船来的三位Ranger,这是我们今天遇见的唯一Group。

一路上遇到很多Beaver Dam,工程真浩大呀!


下午天气逐渐转晴了,太阳一出来又是燥热不堪,赶紧找地方换衣服。路过一个小池塘,远远的看见水里面有动静,原本以为是Beaver在筑坝,等离近一看才发现居然是两只老龟正在翻云覆雨。这等纯天然的场面可是难得一见啊!

从地图上看Big East River上应该有座小桥,可等我们到了河边一看,那座年久失修的桥早已经被弃置一旁了。河水虽不深但是还挺湍急的,想不到这次集训还得加上涉水过河这一项。我们在河边卸下裤腿,换上凉鞋。Guanwei先空手走了一趟探探路,结果被冻得龇牙咧嘴的。真正过河倒是有惊无险,毕竟有手杖,有凉鞋,小心谨慎一些就没什么问题。出发之前原本是想买双正宗Crocs鞋的,但是店里的那些颜色实在太艳丽了,最后还是在Walmart买了双山寨的。今天也算是顺利通过测试。


过河不久就到了和First Loop的交叉路口,离Maggie Lake终于不远了。

这最后的3公里真是无比的漫长啊。一路上起伏还很大,好几次我都得半途喘半天才能爬上坡顶。下午4点半我们终于走到了今天的营地。17.7km,这可是我们背包行进的最高纪录了。

今天真是走得很辛苦,扎好帐篷Guanwei迫不及待的一头栽进去小睡了一觉,我趁着四下无人到湖边梳洗了一番,随后也躺倒不起,到6点多两人才算缓过神儿来。今天的晚饭是备受推崇的Mountain House,我们买了两种大家推荐的口味。这东西倒是真方便,只要把水烧开一冲一焖就好了。而且可能是今天体力消耗巨大,我们竟然觉得味道不错,两大包又吃得干干净净。

晚上好不容易捡了些干柴回来,点火到10点多就支撑不住的睡去了。

Day 4
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电光闪烁,开始以为是Guanwei开着手电在找什么东西,心里还埋怨他动作真慢,不过后来觉得不对劲,好像还有隆隆的声音从头顶飘过。等完全清醒过来时外面已经是雷电交加,暴雨如注了。雪亮的闪电伴着轰鸣的雷声,大雨如泼水一般的浇在帐篷上,这是何等严峻的考验啊!躺在狭小的帐篷里,听着外面的雷雨交集,不禁感叹这般受苦受累究竟是为了什么呀。这三天要是宅在家里,享受着六个倒,九个饱,外加三个热水澡,不但不用担心风吹雨打,还可以包个饺子,或者出去撮一顿,多么的滋润和惬意啊。

原本以为这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,谁知一个多小时后雷声才逐渐的远去。早上起来发现湖面上雾气比昨天还有浓重,俨然一副山雨欲来的样子。如此的天气令人不敢怠慢,依旧是快速的吃饭和收拾行装,9点之前准时出发。


刚走出营地没多久就迎面遇上一只白尾鹿,这家伙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不住的回头瞅着我们,样子挺滑稽的。

刚过了Leach Lake天边的雷声就越来越近了,等我们刚换好衣服雨就哗哗的下了起来,而且是越下越大,和昨晚的雷雨有得一拼呢。我们在树林中想找个地方避雨都找不到,只好是冒着大雨一路疾驰。在雨中居然很快就过了South Leach Lake和Maple Leaf Lake。

雨中即景


山路弯弯


又见Beaver Dam

午后两点,在霏霏细雨中我们终于又回到了Trail Head。空荡荡的停车场只有小欧在等着我们。四天的Algonquin集训到此圆满结束。

胜利归来

出了公园先去镇子里的麦当劳大吃了一顿,随后就一路飞车回家。在Hwy9附近遇到暴风雨,雨大得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车子,大家在Hwy400上以40km的速度龟行。最后终于有惊无险的回了家。

集训 总结

衣:Arc'teryx Beta SL Jacket and Alpha SL Pant
穿的方面,平时打折以及去DC看樱花时买了鸟的雨衣雨裤,都是2012年的旧款。这回本想简单试试,没想到后来派上了大用场。先是第二天早晨,还没上路就开始下雨,只好换上全身雨衣,配上garter。最后一天又遇到瓢泼大雨。感觉防水没问题,透气也还可以,只是遇到上坡费力时还是觉得很热。一点问题是雨衣的帽子太大了,好象是能套进头盔的,结果是帽沿塌在眼前,很档视线,没办法,只好戴上一顶带硬帽沿的帽子,把那个软帽沿撑起来。

鞋子,guanwei的Merrell的鞋防水不错,下大雨,走在泥水里都没湿透。我的Temberland有点儿渗水,用防水涂料涂过后稍好,但大雨时还是有些渗。

Garden Shoes,本来是准备到campsite换上,放松一下脚。 没想到第三天涉水过河派上了大用场。这种鞋是类似泡沫的,重量很轻,也够结实,不粘水,过河时踩在鹅卵石上感觉还可以。但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鞋底,不防扎,踩在小石子上还是很硌脚。 手套也是MEC大家人手一副的那种,不防大雨,第二天早晨气温低,戴了一会儿,后来就湿透了,就没再戴。

帽子,Outdoor Research的遮阳帽,以及MEC的Fleece Hat。

食:
吃的方面,自己准备了些脱水的蔬菜,买了几包鸡蛋汤的汤料。

晚饭准备了3种,第一晚是速食米饭+广式腊肠+脱水蔬菜,吃的挺饱。


第二晚是面条+广式腊肠+汤料,感觉也不错,搞明白了两个人的用量。


第三晚是大家推荐的mountain house,一包Chicken Teriyaki, 一包Rice and Chicken,一共是3人份,不过两个饿人吃正合适,Rice and Chicken有点咸,后来又做了个汤。mountain house的东西做起来很简单,味道也还不错,重量也很轻,看来可以多吃几顿。

午饭第一天和第二天是越南包,后两天是能量棒。

早饭有点失败,在大统华买的中式麦片,太甜了,以后还要改成普通的那种。

喝的,主要是能量饮,以前自己做的小包装派到了用处,只是工艺还有待提高 :(

还有净水剂,以前一直用两个小瓶的那种,觉得体积还是有点大,而且需要两种药水勾兑,不是很便捷。这次换了这种净水药片,一升水用一片,半小时后就可以饮用了,水中也没有什么怪味,感觉不错,很轻,用着也很方便。

用:Backpack: Arc'teryx Altra 62 and 65, 2012款
鸟包就不多说了,背起来感觉不错,那个Kangaroo pocket取个东西挺方便,雨衣雨裤都放那里了。遇到个问题是guanwei的鸟包腰带经过几次负重拉练,开始滋滋嘎嘎的响,后来发现是那个转盘在干磨,好在它们还给了一小袋润滑油,涂了一圈后再也不响了。

还试验了一下用手机当GPS。本以为电池撑不了多久,没想到手机在airplane mode下只用GPS app,居然用了17个小时还有14%的电。因为只有一块电池,无论如何也记录不了4天的行程,到第三天上午就关上了,留着一点电以备急需。wangyi推荐的BackCountry Navigator app很不错。

手杖,感觉是必备之物。负重之后上坡下坡可以帮助分担重量,对保护膝盖非常有帮助,过河时也可以帮助掌握平衡。

住:The North Face Bullfrog 23
这次带的帐篷是3年前更新的The North Face Bullfrog 23,买来之后只car camping试用了一次,这次是第一次正式使用。新帐篷重量轻了不少,体积也小了一些。和前一个比起来,门厅小了不少,两个鸟包刚刚能盖上。

睡袋是新买Mountain Hardware Phantom 15,-9℃羽绒睡袋,重量很轻,压缩后体积很小。也许因为是羽绒的缘故,这个季节用起来有点热。

睡垫是早几年更新的自充气的睡垫,重量比泡沫的重,但比较厚,保暖和弹性不错,地不太平的时候比泡沫的舒服多了。

 

Provided by QQ.GG